整個工業園區有三部分組成:玻璃幕牆和木制品的生產車間,集團辦公和職工宿舍。在強調園區建築的空間整體感的同時,充分利用基地特性來體現各個功能各自的獨特性。利用設計高差在入口大道兩側布置下沉式花園,不僅創造了空間的變化,使得入口空間充滿動感意境,還節約了大量回填土和造價;將企業的行政辦公的鮮明獨特形像與自然河道和寬敞的城市綠化帶融為一體,即形成在該區域的標志性,又滿足了當地的風水要求;宿舍向南布置,使得大部分居室均有享受足夠的向南陽光,而與街面又不直接產生對視,而忽隱忽現的現代的造型和立面為城市主干道增添生氣和活力。
生產區塊由四個相同體量的生產車間來承載不同內部功能的生產流水線,以十字交叉的物流路線來間隔、區分和聯系這四個生產車間;將相對繁雜的生產/物流環境遠離城市主干道和行政區塊,確保了整體環境的素質,又滿足了基地生產工藝、管理和物流的流程路線。
建築以灰白色的石材牆面為勾勒框架,以豎向幕牆窗為基調,虛實結合,體塊分明。既營造出21世紀現代風格的幕牆工業形像,又反映了江南地區注重環境,精益求精的企業文化特點。整個建築群與自然充分溝通和交融,處處流露著詩情畫意。